2011年6月27日

《牠》的二十五週年


史蒂芬‧金的《牠》(It) 於 1986 年出版,是這位恐怖小說大師的經典之作,英文原著首版厚達一千一百四十二頁,是厚重紮實的大書。今 (2011) 年是這部小說出版的二十五週年,美國專門出版恐怖、懸疑小說和雜誌的 Cemetery Dance Publications 特別推出了印量有限的特別版本,邀請許多著名的藝術家製作封面和內頁插畫,更由史蒂芬‧金本人寫了一篇全新的感言,說明他當初創作這本書的經過。

史蒂芬‧金在感言中指出,許多讀者最喜歡問他:「你從哪裡找到這許多創作題材和靈感?」同樣的問題重覆太多次,使他覺得讀者真正想要知道的,其實是這位作家的腦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特別是孩童時期又經歷過什麼要特別悲慘詭異的遭遇,導致他在成年以後專門寫各種血腥恐怖的題材?

史蒂芬‧金坦承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和世界上千千萬萬其他人一樣經歷著相同的陽光和陰影,然而在其他人追求並享受陽光的同時,他卻被陰影吸引,如此而已。儘管如此,他開始思索這個差異的真義,想像自己寫出一本特別厚重的小說,讓書中的多位主角成為自己的代言人,能夠完完全全地回答各界讀者的所有問題。


有一天,史蒂芬‧金在散步的時候走過一座小橋,橋下的河床已經乾涸。他的鞋跟在木頭橋面上敲響空洞的足音,突然讓他想到童年時讀過的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山怪躲在橋下,耐心地等待機會跳出來害人。「是誰在過我的橋?」怪物會問,而這個聽起來單純的問題其實隱藏著無窮的殺機,過橋的人一不小心回答錯誤,就會被怪物吃掉。

這個小故事引出了史蒂芬‧金的一連串思索: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或多或少有過恐懼的感受,有的是具體的想像(例如各式各樣的怪物),有的則是無以名之的恐慌(例如害怕被親友遺棄或虐待、被同學霸凌、被壞人綁架或殺害),而在長大以後,一般人的恐懼多少都會變成比較真實的對象,例如失業、外遇、離婚、貧富差距、犯罪率偏高等等。史蒂芬‧金認為,成長其實就是一種遺忘恐懼的過程,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忘記童年時期的那些恐懼曾經是多麼鮮明、多麼令人心驚膽跳,半夜如何也睡不著覺,看到窗外的樹影都會嚇得全身起雞皮疙瘩。正因為如此,如果有些人在成年之後再度面對當年讓他們恐懼的事物,則他們被震攝刺激的程度可能會更激烈,受傷害的程度也可能會更大。

就這樣,史蒂芬‧金開始在心中構想一群孩子和他們成年之後的模樣,他們所面對的怪物必須是一種純粹心靈式的反射,也就是說,同一個怪物在某個孩子心中可能是個青面獠牙的小丑,在另一個孩子心中則可能是個陰魂不散的木乃伊,其在他人心中更可能是一隻在陰溝裡爬行的眼睛,一個半夜明月之下嚎叫的狼人,或是一隻巨大無比的蜘蛛,諸如此類的東西。這個構想的產生並不困難,然而身為作家,史蒂芬‧金應該如何把這眾多形體不同、害人方式也各異的怪物們集結在同一本小說裡,又能夠創造出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如何能夠完美地把這群人童年時期的各種經歷和他們成年之後的遭遇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這就端賴於一個成熟作家的才幹和技巧了。

史蒂芬‧金說自己在所住的小鎮上四處亂逛,探索各處過去曾經發生過的古怪事件:當年發生了什麼事?當事人怎麼說?警方調查結果為何?左鄰右舍如何想像、猜測?隨著時間的過去,整個小鎮對於這件事的記憶又產生了如何曲折離奇的變化和重製?他開始一點一點地建構一個故事,起了頭,寫了一陣子之後又覺得不對勁,回頭從某一個特別的場景再度出發,修修補補,改了又改,然後慢慢地得心應手起來,就這樣寫了下去。有一天,《牠》這部大書就這樣完成了。

寫到這裡,其實這篇文章最想介紹的,還是 Cemetery Dance 出版的這個《牠》的二十五週年特別版本裡的一些精彩插圖(出處在此)。首先是封面設計,充分呈現出小丑 Pennywise 的詭異感:


其次是內頁中的七張黑白插圖,配合著回想書中情節,頗有趣味橫生之感:





 


最後是三張彩色插圖,警告:它們看起來實在有些恐怖,請膽小的讀者千萬要留神!



1 則留言:

  1. 自從金蒂芬離開後,已經很少看到有關老金的文章部落格了...很高興有個可以與同好交流的園地..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