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

從《魔島》的冥后波西到《失眠》的血腥之王(三之一)



城堡岩鎮長劉韋廷先生在其大作〈相同創意,不同心境〉中,比較了史蒂芬‧金的長篇小說《魔島》(Duma Key) 和短篇故事〈眾神的電腦〉(Word Processor of the Gods,最早於 1983 年出版)。劉先生強調,「正是因為這兩則故事在部分創意上的重疊之處,反倒更能強調出史蒂芬‧金這些年來的心境變化」。劉先生進一步分析指出:

「在(史蒂芬‧金)於(1999 年)車禍後的作品中,他所描寫的主角也大多轉為以邁入老年期的人們為主,而在這樣的心態下,史蒂芬‧金也不再著重於人能夠如何地扭轉自己的命運,像是這樣深信自我可以改變一切的心態,對於〈魔島〉一書的主角來說,反而變成像是一種最後終將徒勞無功、甚至是極度危險的錯誤心態。雖說這樣的講法看似有些過度消極,然而他所想展現的,其實也只不過是在討論我們該如何學會接受痛苦往事,並勇於追尋心靈上的自由,對那些不堪過往放諸流水而已。或許我們的確曾擁有與殘酷現實相互抗衡的衝勁及能耐,但更多時候,我們卻也僅能無奈地接受一切罷了。於是,比起永遠地懷抱悔恨,史蒂芬‧金則利用了相同的創意,在不同的故事發展中告訴我們:學會接受,並且從更為現實的角度來思考該如何調整自我心態,或許才是人屆暮年之際,得以讓我們以安穩姿態去擁抱生命的唯一方法。」

劉先生是台灣少數對史蒂芬‧金的作品進行過深入且系統性了解的行家之一,這樣的觀察想必有其道理,或許也融入了劉先生自身對於人生的睿見。不過,在我自己的這一系列三篇文章裡,我想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評論《魔島》這本書,以及其他的相關作品。我認為車禍之後的史蒂芬‧金不但不顯老態,從未「無奈地接受一切」,更沒有選擇「以安穩姿態去擁抱生命」。相反地,他依然抗衡著殘酷的現實,也確實保有著這股衝勁和能耐,只不過在行事格局上更為龐大細密,在進度上也更為嚴肅謹慎而已。


首先,像史蒂芬‧金這樣多產的作家,作品出版的先後順序不一定相應於它們實際定稿的時間,而這些作品在台灣獲得翻譯出版的機會、次序和年代,也會影響台灣讀者對於史蒂芬‧金的認識,至於中文版的翻譯文筆可能顯著提升或貶抑讀者對於這位作家的印象,就更不在話下了。

《魔島》的出版日期是 2009 年一月,其構想卻早在 2006 年七月出版的短篇故事〈回憶〉(Memory) 中成形,其中文版在台灣的出版日期則是 2009 年十月。如果我們查閱和《魔島》有關的其他作品,就會發現《失眠》(Insomnia) 這本書雖然早在 1994 年出版,其中文版在台灣的出版日期卻是 2010 年一月,也就是在《魔島》之後。

和《魔島》這本書密切相關的還有史蒂芬‧金著名的《黑塔》系列 (Dark Tower series),其中第一本《最後的槍客》(The Gunslinger) 早在 1982 年就出版了,中文版在台灣的出版日期則是 2007 年七月;第七本《業之門》(The Dark Tower) 的出版日期是 2004 年,中文版在台灣的出版日期則是 2008 年六月。

這也就是說,台灣讀者了解史蒂芬‧金作品的順序是《黑塔》系列、《魔島》和《失眠》,而這三部作品原本的出版順序卻是《黑塔》系列第一集至第三集、《失眠》、《黑塔》系列第四集至第七集和《魔島》。

這一堆出版日期為什麼有其重要性呢?在這裡又為什麼說《失眠》和《黑塔》系列其實和《魔島》這本書有密切關聯呢?看過《失眠》的讀者應該記得,書中的老人勞夫 (Rulf Roberts) 拼命想要阻止已經被洗腦的鄰居艾德 (Ed Deepneau) 把裝滿炸藥的飛機撞向坐滿觀眾的體育場,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拯救一位名為派垂克 (Patrick) 的男孩免於一死。派垂克後來出現在《黑塔》系列裡,他擁有驚人的超能力和藝術天分,能夠透過繪畫改變現實中的一切。

因此,與其說史蒂芬‧金在《魔島》這本書中重覆了曾經在〈眾神的電腦〉這個短篇故事裡用過的創意,不如說《魔島》中的主角艾德格 (Edgar Freemantle) 其實和《失眠》及《黑塔》系列中的派垂克類似,都能夠透過畫筆改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更重要的是,這種安排似乎是刻意的,因為在《魔島》中作怪的「波西」(Perse) 事實上和《黑塔》系列中的「血腥之王」(Crimson King) 頗為相似,都是史蒂芬‧金創造出來的邪惡力量,兩者都可以任意改變形體,或是指使其他人、動物或邪靈怪獸為其效力。兩者也都有著古老悠遠的身世背景。(待續)



備註:這一系列三篇文章原本刊於「陽光下的聲音」部落格(2010 年一月十七至十九日),因為最近剛看完《魔島》,所以在這裡把它們提出來和讀者分享,只在文字上有些許的潤飾修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