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

歲末省思:史蒂芬‧金的〈最後的階梯〉



史蒂芬‧金的短篇故事〈最後的階梯〉(The Last Rung on the Ladder) 於 1978 年出版,收在《玉米田的孩子》(Night Shift) 這本書裡。這並不是一個相當出名的故事,更不是恐怖小說,卻在今 (2011) 年初受到緬因州班哥鎮 (Bangor) 新英格蘭傳播學院 (New England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 一群學生的青睞,決定透過著名的「一元寶貝計畫」(Dollar Baby) 而將之改編成非商業性的同名電影,片長十二分鐘。

《最後的階梯》這部短片的拍攝和製作目前已經完成,有心想在幾個國際性的影展中嶄露頭角,畢竟一部電影好不好,不在於製作成本和演員名氣,而在於其內容是否優秀精緻。日前班哥日報 (Bangor Daily News) 網路版刊出了丹麥的「一元寶貝影展」(Dollar Baby Festival) 特別邀請《最後的階梯》參與展出的消息,令這部短片的製作班底、演員、以及新英格蘭傳播學院的全體師生十分興奮。這個故事本身就有一股淡淡的憂愁,改編成電影之後更能動人心弦。

2011年11月28日

史蒂芬金《玫瑰瘋狂者》改編消息


史蒂芬‧金的長篇小說《玫瑰瘋狂者》(Rose Madder) 近日傳出改編電影的消息,目前正由為 2003 年發行的電影《前進天堂》(In America) 編劇的娜歐米‧謝里登 (Naomi Sheridan) 撰寫劇本。(作者註:上面的圖片是《玫瑰瘋狂者》首版封面。)

2011年11月26日

史蒂芬金的一段簡短訪問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史蒂芬‧金的簡短訪問,在這裡把內容大致介紹出來,和讀者分享。如果想看作家接受訪問時的神態,甚至聽聽他的聲音,也請大家移駕過去欣賞,只是前面有一小段廣告,很傷腦筋。(作者註:上面的圖片是史蒂芬‧金接受訪問時的照片。)

2011年11月14日

回首向來蕭瑟處:從《11/22/63》到《寫給親愛的我》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當年寫下〈定風波〉這首詞的時候,心境是瀟灑、狂放、而又多少有些桀傲不屈的,在回首來時路的時候能夠坦然看待所有大起大落,不以世事興衰為羈絆,更不在乎一己的成敗得失。

毫無疑問,這樣一種超脫的心情不但一般人難以達到,更只有在人生到了一定階段、自然而然或不由自主往後看的時候才會產生。生命正在如花綻放階段的年輕人很難有這種「放馬後炮」的需要,就算真的有機會或有意願回頭,值得擔憂而必須說服自己放輕鬆的事物大概也不會太多。這是年輕的好處。

在史蒂芬‧金的新作《11/22/63》正式出版之前,萬方矚目的都是他將會如何挑戰「時光旅行」這個題材,其筆下的主人翁傑克‧艾屏 (Jake Epping) 是否真的能夠阻止李‧哈維‧奧斯華 (Lee Harvey Oswald) 暗殺甘迺迪總統 (John Fitzgerald Kennedy),而如果甘迺迪真的逃過大難,美國歷史又會產生什麼樣的重大變化。

然而讀者們如果一心想要知道史蒂芬‧金能夠寫出如何詭異糾結或匪夷所思的美國歷史,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大概會感到失望。簡單地說,這本書與其說是恐怖或科幻小說,不如說是歷史小說,其中還有一個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不比《一袋白骨》(Bag of Bones) 中的作家努南和妻子小喬遜色。

2011年11月7日

史蒂芬金的《11/22/63》相關評論(續)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關於史蒂芬‧金即將出版的新書《11/22/63》的報導,這篇文章就來說說 Wired 雜誌對於作家的一篇訪問,以及英國的《衛報》(The Guardian) 所刊出的書評。(作者註:上面的圖片是《11/22/63》作家簽名精裝版的封面,在史蒂芬‧金的官方網站上要價美金一百五十元,實在是不得了。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普通精裝版才要價美金三十五元,現在訂購更有優惠,更不用說是 Kindle 版的電子書了。)

2011年11月4日

史蒂芬金的《11/22/63》相關評論


史蒂芬‧金的最新鉅作《11/22/63》即將於今 (2011) 年十一月八日出版,如今卻已經是美國亞馬遜網站排名第九的暢銷書。在這最後倒數的關鍵時刻,作家當然是忙得分身乏術,神龍見首不見尾,然而僅僅從網路上的各項報導和評論來看,也可以大致體會這本書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於作家本身的意義。(作者註:上面的圖片是《11/22/63》波蘭版本的封面設計,請注意書名的改變。)

2011年10月14日

史蒂芬金新作消息


持續勤奮寫作的史蒂芬‧金,一年出一本書還不夠,總是會興高采烈地用各種形式把自己的想像力轉換成文字。他最新的長篇小說《11/22/63》即將於今 (2011) 年十一月八日上市,目前正馬不停蹄地四處宣傳,然而他近日更忙著推出其他作品,從電子書到短篇小說,再到舞台劇,無所不包。

2011年10月13日

史蒂芬金《一袋白骨》預告片:先睹為快


史蒂芬‧金的《一袋白骨》(Bag of Bones) 由美國的 A&E 有線電視頻道 (A&E Television Networks) 改編成長達四小時的電視影集,預定於今 (2011) 年十二月以電影形式於兩個晚上播出。日前該頻道公佈了相當精彩的預告片,長達兩分三十五秒,還得請讀者移駕至史蒂芬金的官方網站觀賞。網址如下:

http://www.stephenking.com/promo/bag_of_bones_tv/index.html

請讀者不要因為一大串的英文而分心,直接到預告片部份點選 Flash Video,共有大中小三種尺寸。預告片中有電視影集的精彩片段,也有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飾演男主角作家麥克‧努南 (Mike Noonan))、安娜貝絲‧吉什(Annabeth Gish,飾演努南的妻子小喬 (Jo))和梅莉莎‧喬治(Melissa George,飾演單親媽媽瑪蒂 (Mattie Devoure))等明星介紹拍攝經過。

警告:膽小者請慎入,有幾個畫面有些恐怖。

與此同時,膽子大而有興趣的讀者也請到這部電視影集的官方網站去逛逛。這裡的實際內容雖然鴉鴉烏,卻也有一段相當恐怖的預告片:當心湖泊!(Beware the Lake!) 網址如下:

http://www.aetv.com/bag-of-bones/

有夠恐怖吧!

2011年10月5日

史蒂芬金筆下的撒冷鎮


前兩篇文章談到史蒂芬‧金筆下的三個著名小鎮,其實這是作家對著名恐怖、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家洛夫克拉夫特 (H.P. Lovecraft) 的一種致意。洛夫克拉夫特是史蒂芬‧金心目中「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他(史蒂芬‧金)在 1981 年出版的半自傳作品《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 一書中承認自己早在童年時代就知道「我已經踏上我人生的道路」,因為「正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影子,長而瘦削,還有他的眼睛,黑而嚴肅,壓覆在其後幾乎是全部的重要恐怖小說上面。從我所看過的第一張他的照片開始,正是他的雙眼讓我印象深刻……就像那些至今仍懸掛在許多新英格蘭住宅中的老舊肖像裡的眼睛一樣,黑色的眼睛彷彿看向畫裡,更看向畫外。那彷彿總是在跟蹤你的一對眼睛」。

史蒂芬‧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洛夫克拉夫特的奇幻和恐怖作品,他認為這位作家是以認真嚴謹的心態創作,而非如一般人以為的,通俗小說作家都只是單純地寫著好玩或想賺些外快,只願意或只能夠寫出各種譁眾取寵、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這種看法後來也成為史蒂芬‧金本身的創作觀,在他心目中,唯有對自己的作品認真的作家,其作品才能產生力量。

2011年10月4日

史蒂芬金筆下的城堡岩小鎮


前一篇文章談到史蒂芬‧金筆下的三個著名小鎮,這篇文章就來說說城堡岩 (Castle Rock)。這也許是作家筆下最為有名的景點,因為他的許多部小說都設在此處。此外還有美國的城堡岩娛樂公司 (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 以此而命名,該公司於 1987 年成立之後製作的第一部電影是《當哈利碰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之後更改編了多部史蒂芬‧金的小說為電影,包括了《戰慄遊戲》(Misery)、《勾魂遊戲》(Needful Things,也就是「必需品專賣店」)、《刺激一九九五》(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或譯為「蕭申克的救贖」)、《熱淚傷痕》(Dolores Clairborne,也就是「桃樂絲的秘密」)、《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或譯為「綠里奇蹟」)、《勿忘我》(Hearts in Atlantis) 和《捕夢網》(Dreamcatcher)。城堡岩娛樂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是導演羅勃‧雷納 (Rob Reiner),於 1986 年改編了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屍體〉(The Body) 為著名的電影《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幾乎已經是城堡岩小鎮的代名詞。

在台灣,最有名的當然是「城堡岩鎮長」劉韋廷先生,他對史蒂芬‧金的作品涉獵既廣,評論也極為精闢,是喜歡這位作家的讀者們都知道也尊敬的。

「城堡岩」這個名字來自於威廉‧高定 (William Golding) 於 1954 年出版的名著《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這是史蒂芬‧金相當崇敬的作品之一。今 (2011) 年這本書為了紀念高定的百年誕辰而在英國重新出版,史蒂芬‧金還特別為之寫了一篇介紹

史蒂芬金筆下的德瑞小鎮



最近在看史蒂芬‧金的《牠》(It),儘管這本書早在 1986 年就出版了,我也看過皇冠出版社早年的譯本(吳安蘭女士翻譯),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原文,在驚嘆於這部作品的龐大體積和細膩文筆之餘,更產生了探索作家筆下的幾個著名小鎮的念頭。

(在這裡實在忍不住要抱怨一下:皇冠出版社早年的譯本真可說是「節選」而非「翻譯」,只傳達出故事中的情節為何,卻省略了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內容,更完全沒有反映出原著文字的細緻和氣氛,實在是一大敗筆。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早年那種翻譯人才罕見的年代,讀者、甚至出版社,都只能百分之百地信任譯者,哪像現在文學界的人才輩出,譯者、編者和讀者可以進行三重對於翻譯文字的校對。)

因為正在看《牠》,就先從書中背景所在的德瑞鎮 (Derry) 說起吧。史蒂芬‧金多年來在作品中創造了三個著名的緬因州小鎮,除了德瑞之外,還有耶路撒冷的羅德 (Jerusalem’s Lot) 和城堡岩 (Castle Rock)。作家當然也虛構過無數其他的鄉鎮村落,例如《魔女嘉莉》(Carrie) 中的錢伯崙鎮 (Chamberlain),《寵物墳場》(Pet Sematary) 中的綠洛鎮 (Ludlow),《桃樂絲的秘密》(Dolores Claiborne) 中的小高島 (Little Tall Island),《穹頂下》(Under the Dome) 的柴斯特坊 (Chester’s Mill),當然還有《絕望生機》(Desperation) 裡的那個名為「絕望」的沙漠小鎮。不過,上述的三個小鎮可以算是在史蒂芬‧金的恐怖世界中最著名的。

2011年9月20日

史蒂芬金的吸血鬼(續)


史蒂芬金對吸血鬼的看法(二之二)

以下是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為 2010 年十月出版的《美國吸血鬼》(American Vampire) 漫畫前五冊精裝合集所寫的導言,於 2010 年五月八日寫成,標題是「來吸這個」(Suck on This)。

史蒂芬金的吸血鬼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句很有趣的話,據說是史蒂芬‧金對「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系列和「暮光之城」(Twilight) 系列的評語。且在此提出翻譯,並列原文:

「哈利波特系列是關於如何挑戰恐懼,找到自我的內在力量,並且在面對困境時堅持做出正確的選擇。暮光之城系列則是關於找一個男朋友有多麼重要。」

“Harry Potter is all about confronting fears, finding inner strength, and doing what is righ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wilight is about how important it is to have a boyfriend.”

做為史蒂芬‧金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的忠實讀者,要對這句話下定論,實在有些困難。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風格,也許創作的題材類似,表達的方式卻有天壤之別,因此蘋果絕對不能拿來和橘子比。

不過,這句在網路上頗為盛行的話,倒是讓我想到過去寫過的一篇文章〈史蒂芬金對吸血鬼的看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去 (2010) 年十月在美國出版的《美國吸血鬼》(American Vampire) 漫畫前五冊精裝合集,這五冊的故事由史蒂芬‧金寫成;第二部分則是史蒂芬‧金為這冊合集寫的導言,標題是「來吸這個」(Suck on This)。且在這裡把這篇文章再次刊出,和各界讀者分享。

2011年8月30日

史蒂芬金《一袋白骨》改編電視影集之選角



日前(八月二十日)寫到史蒂芬‧金的《一袋白骨》(Bag of Bones) 即將改編成長達四小時的電視影集,男主角麥克‧努南 (Mike Noonan) 已經決定由皮爾斯‧布洛斯南 (Pierce Brosnan) 飾演。布洛斯南一向給人的印象都是零零七情報員的瀟灑倜儻、身手矯健,即便是在電影《天崩地裂》(Dante’s Peak) 中飾演火山學家,或是在《偷天遊戲》(The Thomas Crown Affair,又譯為「天羅地網」或「龍鳳鬥智」)中飾演偷畫賊,動作戲的比例也總是大於文質彬彬的表現,身邊更不缺美女陪伴。(作者註:也許布洛斯南唯一能讓人抱怨的,便是他在《媽媽咪呀!》(Mamma Mia!) 一片中大唱情歌,讓人看了之後全身起雞皮疙瘩。)

這樣一想,對於布洛斯南出任努南一角的選擇就沒有疑問了,畢竟《一袋白骨》中的這位作家寫的是驚悚羅曼史,生活中卻也充滿驚險刺激,不但要和鬼魂爭鬥,被人當落水狗打,還得被機關槍掃射,甚至穿越時光隧道,經歷將近百年前的小鎮生活。我想到丹‧布朗 (Dan Brown) 在《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 和《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兩本書中創造羅伯‧蘭登 (Robert Landon) 這個角色的時候,心裡屬意的演員其實是哈里遜‧福特 (Harrison Ford),那麼史蒂芬‧金在寫作《一袋白骨》的時候,想像中足以飾演作家努南的又是哪一位大明星呢?也許正是布洛斯南也不一定?

2011年8月27日

史蒂芬金的時光旅行:《11/22/63》


最近好萊塢傳出史帝芬‧金即將出版的新書《11/22/63》獲得大導演強納森‧德米 (Jonathan Demme) 青睞,有意將之改編成電影的消息。德米曾於 1991 年以《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一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獎,其他著名作品則包括了 1993 年的《費城故事》(Philadelphia) 和 2004 年的《戰略迷魂》(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好萊塢過去曾經拍過多部關於時光旅行的電影,最有名的當然是麥可‧福克斯 (Michael J. Fox) 的三部《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最令人蕩氣迴腸的大概是《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最有古典根基的自然是《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令人看得最過癮的則可能是三部《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針對德米改編《11/22/63》為電影的打算,各方面目前的評價是可能會有一場舊調重彈的好戲可看,由於觀眾對於時光旅行的電影題材和概念已經相當熟悉,這個計畫如果要成功,則無論是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說,或是德米的改編技巧和拍攝手法,都得別出心裁,才能讓觀眾耳目一新。

至於《11/22/63》這本書,為什麼說是和時光旅行有關呢?我於今 (2011) 年三月六日寫了一篇〈史蒂芬金新書預告〉,且轉載如下,也算是這篇改編新聞的註腳。

2011年8月20日

《末日逼近》(The Stand) 試譯前序


這篇文章原本刊登於「陽光下的聲音」部落格 2010 年六月二十八日,此時因為上篇文章〈史蒂芬金作品改編消息〉有提到,所以在這裡重新刊出,請各界讀者賞光。

史蒂芬金作品改編消息


像史蒂芬‧金這樣的多產作家,動不動就有來自各方的英雄好漢想把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影集和舞台劇,因此大眾媒體可有得忙了,一天到晚都忙著報導他的作品改編消息,這個部落格自然也不甘示弱,可不能落人後。

首先要說的當然是史蒂芬‧金的《一袋白骨》(Bag of Bones) 即將由美國的 A&E 有線電視頻道 (A&E Television Networks) 改編成電視影集的消息,預定長度為四小時,男主角則定為鼎鼎大名的皮爾斯‧布洛斯南 (Pierce Brosnan)。

《一袋白骨》於一九九八年出版,描述的是驚悚羅曼史作家麥克‧努南 (Mike Noonan) 在喪妻之後的一連串恐怖經歷,其中牽涉到小鎮和家族的黑暗歷史,魂魄不散的愛妻、被謀殺的黑人女歌手、專力保護幼女的年輕母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電腦業鉅子、還有一棟鬧鬼的房子。充滿才氣卻因為種種因素而苦惱不堪的作家一項是史蒂芬‧金最喜歡的題材,我在讀《一袋白骨》的時候當然想到了《慘不忍睹》(Misery) 和《黑暗之半》(The Dark Half),然而作家努南懷念愛妻的心情卻更讓人想到《莉西的故事》(Lisey’s Story) 和《魔島》(Duma Key) 呢。

2011年7月28日

史蒂芬金評《蒼蠅王》


英國的《每日電訊》報 (The Daily Telegraph) 於今 (2011) 年七月二十八日刊出了史蒂芬‧金為《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一書重新出版而寫的介紹。這本書原本於 1954 年出版,是英國作家威廉‧高定 (William Golding) 的第一部小說,敘述一群男孩在荒島上掙扎求生的經過,多年來已經成為英語世界公認的經典作品,並於 1963 和 1990 年兩度被改編成電影。《時代》雜誌 (Time magazine) 於 2005 年將這本書選為自 1923 年以來最優秀的百部英語小說之一。

史蒂芬‧金在這篇文章中提到,《蒼蠅王》啟發了他對於小說作為「純粹想像的行為」的信念。他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個小孩,從此之後卻一生一世欲罷不能,連幾部作品中的那個著名小鎮「城堡岩」(Castle Rock) 事實上都取材自這本書。

以下是這篇介紹的中文翻譯。請注意,這是經過報紙編輯的版本,詳實全文刊於英國 Faber & Faber 出版社為紀念高定百年誕辰而特別推出的新版《蒼蠅王》中。

2011年7月22日

關於《黑塔》系列的最新消息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透過老藝人蘇昆生的歌聲寫出了對於人事無常的蒼涼感受:「俺曾見,金陵玉樹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當年讀到這一段,呆了好久,心情也跟著酸楚起來,儘管依然是春光大好。如今讀到《黑塔》電影宣告停拍的消息,不知道為什麼又想起這一段,尤其是那一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不是幸災樂禍,而是難過。

2011年7月18日

從《魔島》的冥后波西到《失眠》的血腥之王(三之三)

 

最重要的是,與其說史蒂芬‧金在車禍之後出版的作品中,「所描寫的主角大多轉為已邁入老年期的人們為主,也不再著重於人能夠如何地扭轉自己的命運」,不如說這些主角們無論是年老或年輕,對於家庭關係這個課題的省思更為深切,而周遭的親人對他們的影響也更為重大。這也就是說,在史蒂芬‧金出車禍之後,他筆下的主角們似乎更能體會家庭的重要性;儘管來自家庭以外的恐怖依然存在,失去家人或受到親友背叛、傷害的恐怖卻更能夠使人瘋狂。

舉例來說,《魔島》中的艾德格失去小女兒,《騎乘子彈》中的艾倫 (Alan Parker) 失去父親,《緣起別克 8》中的奈德 (Ned Wilcox) 失去父親,《手機》中的克雷頓 (Clayton Riddell) 失去兒子,《莉西的故事》中的莉西 (Lisey Landon) 失去丈夫,收錄於《暗夜無星》一書中的短篇故事〈美滿姻緣〉(A Good Marriage) 所敘述的則是家庭主婦黛爾西 (Darcy) 如何從丈夫多年來的謊言之中覺醒。這就像史蒂芬‧金在《談寫作》(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2000 年出版)這本書中提到〈猴子〉這個短篇故事的創作背景:他的父親早年離家,棄妻子和兩個幼兒不顧,這種被背叛和傷害的感覺多年來一直在他心中縈繞不去,連《再死一次》(The Dead Zone,或譯為「死亡區域」,1979 年出版)中的那個心狠手辣、拋棄女主角莎拉 (Sarah Bracknell) 的前男友,都被史蒂芬‧金取了個和自己的父親相同的名字。至於〈猴子〉最早的出版日期是 1980 年,故事中的兩兄弟因為父親棄家出走、母親勉力工作賺錢而必須暫時住在親戚家的那種悽惶心境,正是史蒂芬‧金自己曾經體驗過的情懷。

從《魔島》的冥后波西到《失眠》的血腥之王(三之二)


「血腥之王」是亞瑟王 (King Author, or Author Elb) 受到「血腥之后」(Crimson Queen) 的偽裝誘惑而和她所生之子,和同樣為亞瑟王後裔的槍手羅蘭 (Roland Deschain) 其實有血緣關係,因此在《黑塔》系列末章,只有「血腥之王」和羅蘭有能力攀登黑塔。「血腥之王」指使蘭道爾‧佛萊格 (Randall Flagg) 處處和羅蘭作對,這位蘭道爾在史蒂芬‧金的《末日逼近》(The Stand,1978 年出版)這本書中是一個大反派,在《龍之眼》(The Eyes of the Dragon,最早於 1984 年出版)這本罕見的奇幻小說裡也是一個邪惡的巫師。

在史蒂芬‧金的其他作品中,除了《失眠》和《黑塔》系列之外,「血腥之王」也出現在《黑屋》(The Black House,2001 年出版)這本書裡,這是史蒂芬‧金和彼得‧史超伯 (Peter Straub) 合作撰寫的第二本書,是《魔符》(The Talisman,1984 年出版)的續集。此外,在〈穿黃衣的下等人〉(Low Men in Yellow Jackets) 這個收錄於《勿忘我》(Hearts in Atlantis,1999 年出版)書中的短篇故事裡,所謂的「下等人」(low men) 也是「血腥之王」的走狗,他們在史蒂芬‧金於 2009 年出版的電子書〈Ur〉裡也有出現。

從《魔島》的冥后波西到《失眠》的血腥之王(三之一)



城堡岩鎮長劉韋廷先生在其大作〈相同創意,不同心境〉中,比較了史蒂芬‧金的長篇小說《魔島》(Duma Key) 和短篇故事〈眾神的電腦〉(Word Processor of the Gods,最早於 1983 年出版)。劉先生強調,「正是因為這兩則故事在部分創意上的重疊之處,反倒更能強調出史蒂芬‧金這些年來的心境變化」。劉先生進一步分析指出:

「在(史蒂芬‧金)於(1999 年)車禍後的作品中,他所描寫的主角也大多轉為以邁入老年期的人們為主,而在這樣的心態下,史蒂芬‧金也不再著重於人能夠如何地扭轉自己的命運,像是這樣深信自我可以改變一切的心態,對於〈魔島〉一書的主角來說,反而變成像是一種最後終將徒勞無功、甚至是極度危險的錯誤心態。雖說這樣的講法看似有些過度消極,然而他所想展現的,其實也只不過是在討論我們該如何學會接受痛苦往事,並勇於追尋心靈上的自由,對那些不堪過往放諸流水而已。或許我們的確曾擁有與殘酷現實相互抗衡的衝勁及能耐,但更多時候,我們卻也僅能無奈地接受一切罷了。於是,比起永遠地懷抱悔恨,史蒂芬‧金則利用了相同的創意,在不同的故事發展中告訴我們:學會接受,並且從更為現實的角度來思考該如何調整自我心態,或許才是人屆暮年之際,得以讓我們以安穩姿態去擁抱生命的唯一方法。」

劉先生是台灣少數對史蒂芬‧金的作品進行過深入且系統性了解的行家之一,這樣的觀察想必有其道理,或許也融入了劉先生自身對於人生的睿見。不過,在我自己的這一系列三篇文章裡,我想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評論《魔島》這本書,以及其他的相關作品。我認為車禍之後的史蒂芬‧金不但不顯老態,從未「無奈地接受一切」,更沒有選擇「以安穩姿態去擁抱生命」。相反地,他依然抗衡著殘酷的現實,也確實保有著這股衝勁和能耐,只不過在行事格局上更為龐大細密,在進度上也更為嚴肅謹慎而已。

2011年6月27日

《牠》的二十五週年


史蒂芬‧金的《牠》(It) 於 1986 年出版,是這位恐怖小說大師的經典之作,英文原著首版厚達一千一百四十二頁,是厚重紮實的大書。今 (2011) 年是這部小說出版的二十五週年,美國專門出版恐怖、懸疑小說和雜誌的 Cemetery Dance Publications 特別推出了印量有限的特別版本,邀請許多著名的藝術家製作封面和內頁插畫,更由史蒂芬‧金本人寫了一篇全新的感言,說明他當初創作這本書的經過。

史蒂芬‧金在感言中指出,許多讀者最喜歡問他:「你從哪裡找到這許多創作題材和靈感?」同樣的問題重覆太多次,使他覺得讀者真正想要知道的,其實是這位作家的腦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特別是孩童時期又經歷過什麼要特別悲慘詭異的遭遇,導致他在成年以後專門寫各種血腥恐怖的題材?

史蒂芬‧金坦承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和世界上千千萬萬其他人一樣經歷著相同的陽光和陰影,然而在其他人追求並享受陽光的同時,他卻被陰影吸引,如此而已。儘管如此,他開始思索這個差異的真義,想像自己寫出一本特別厚重的小說,讓書中的多位主角成為自己的代言人,能夠完完全全地回答各界讀者的所有問題。

2011年6月15日

喬‧希爾的最新訪問

熟悉史蒂芬‧金的讀者都知道,喬‧希爾 (Joe Hill) 其實是他兒子喬瑟夫 (Joseph Hillstrom King) 的筆名。今年三十八歲的希爾於2005年首次獲得出版,其短篇小說合集《二十世紀幽靈》(20th Century Ghosts) 一鳴驚人,榮獲史鐸克獎 (Bram Stoker Award) 和英倫奇幻獎 (British Fantasy Award) 的肯定。


2011年6月8日

《穹頂下》的不同面貌



最近好不容易把《魔島》(Duma Key) 看完,終於能夠開始讀心儀已久的《穹頂下》(Under the Dome)。當初買這本書的時候,找了好多家店,終於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到,卻一直被我束諸高閣。如今展閱,果然名不虛傳,讀起來暢快淋漓,和《必需品專賣店》(Needful Things)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這篇文章要寫的可不是讀後心得,畢竟我才看了半本書,只好等全書讀完之後再來借題發揮。在這裡要介紹的是《穹頂下》的封面設計,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本書如果有機會出中文版,相關的出版社和美編人員可以借鑑一番。

2011年6月6日

捲土重來的嘉莉?

近日的百老匯傳出《嘉莉》(Carrie) 舞台劇準備捲土重來的消息,引起各界議論紛紛,畢竟史蒂芬‧金的這部 1974 年出版的小說讀起來讓人心驚膽跳,又早早於 1976 年就被改編成電影,讓女演員西西‧史派克 (Sissy Spacek) 在大導演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的安排之下淋了一身豬血,其狂暴詭異的超能力把觀眾嚇得半死,也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之作。



嘉莉,我的嘉莉



今天晚上在電視節目表上看見《嘉莉》(Carrie) 這部電影,是 2002 年版的,從午夜十二點半一直演到凌晨三點,讓我雖然心嚮往之,卻不得不忍痛放棄。這部電影的兩個版本(原版於 1976 年發行)我都看過,心中不禁浮現出許多往事來。

《嘉莉》雖然是恐怖小說名家史蒂芬‧金的第一本獲得出版的小說(1974 年),我卻一直等到讀過這位作家的大部分作品之後才去看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書店裡這樣一本薄薄的小書賣的價錢竟然和其他厚重大書一樣貴,我當然得先買下其他作品。此外也因為這本書似乎很少有人在看完之後願意割捨,所以總是買不到二手書。(當然,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便是這本書很少有人會買,所以便也沒有成為二手書的機會了。)

我是在看完金的《談寫作》(On Writing) 之後,才真正想要看《嘉莉》這本書的。金在書中提到寫《嘉莉》這本書的背景,並將之拿來和《克麗絲汀》(Christine) 相比較。他指出這兩本書都是以青少年孤獨寂寞的心理為出發點,在學校和家庭兩方面都不被接受,只好另外尋求宣洩的管道。當年「霸凌」(bullying) 這個專有名詞當然還不存在,但是這兩本書中的主角被同學們欺負嘲笑的經過細節,今日讀來還是怵目驚心,於是對兩位主角後來的心理和人格轉變,似乎也可以有所體會和了解。

我覺得作家難得有機會把心中的話切實真確地說出來,雖然有了創作這個管道,確還是得透過各種人物和情節來婉轉間接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一本書不夠,再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來另外寫一本,直到把心中的情緒全部發洩出來為止。有的作家甚至就這樣寫了一生一世。

2011年6月3日

開張大吉

「史蒂芬‧金的恐怖世界」這個部落格,起始於我在遠流「陽光下的聲音」部落格中寫的一系列關於這位恐怖小說大師的文章。

由於這方面的文章越來越多,逐漸有喧賓奪主的趨勢,我覺得有必要另外成立一個專門討論這位作家的部落格,以娛同好,也希望建立起一個由各界讀者、譯者、論者和出版者共同交流的園地。

如果您也喜歡史蒂芬‧金,希望您支持這個部落格,經常給予針砭和鼓勵。謝謝。

格主 Christine 敬上